易教网
家长微信群成“江湖”,可平衡家校关系
家教首页>石家庄家教 >初中生资讯

家长微信群成“江湖”,可平衡家校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2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家长微信群已经成为许多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然而,这个看似便捷的交流平台,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江湖”。每当老师在群里发布一个通知,便有一群家长跟帖:“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想得真周到!”“谢谢老师”……这些看似充满感激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

据媒体报道,为了孩子的成长,不少家长争相与老师拉关系、套近乎,但老师们似乎并不享受这种感觉。小小微信群,究竟多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家校之间关系的不平衡?是什么让家校之间互信不足?如何让家校形成合力?

利用好新媒体平衡家校关系

有教师抱怨自己在与家长的关系中是“事实上的弱势群体”,这种抱怨可以理解。但实际上,教师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因职业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双方所处地位必然是不对等的。学校和教师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由此形成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中,学校总体上是处在一种相对强势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而这一状况,又被我国的特殊国情如独生子女政策、升学考试压力等因素放大。

身处相对强势地位的部门,在处理职业活动中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时,必须对这种关系中的不对等因素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会有意识地通过多种努力,尽可能降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职业活动中,真正的尊敬以信任为前提,而这种信任的建立,居于强势地位的一方负有更大的责任。

以学校为例,要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真正的互信关系,学校首先要制定严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规范。例如,教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媒体报道中提到,有的班主任通过微信群安排任务,向家长们征集“推广普通话活动”的口号。类似这样的事情,显然并不符合教师的职业规范。

试问,班主任有什么权力把本应自己完成的工作摊派给家长?但有的老师不但做了,而且理直气壮,浑然不觉其非。在笔者看来,这跟学校对此缺少基本规范有很大关系。

此外,学校还应切实扩大学校的开放程度,吸引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而不是简单的训话式家长会。在这种有章可循、充分平等开放的环境中,家长才可能由衷地理解学校及老师工作的艰辛和付出,相互的信任才有逐步建立的可能。

互联网是人性的延伸,虚拟空间是社会环境的真实投影

家长微信群的生态是当前学校与社会及家长关...

家长微信群的生态是当前学校与社会及家长关系的缩影。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些微信群确实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带来很多困惑。在笔者看来,在“方便”与“困惑”之外,包括微信群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又何尝没有给我们重建正常的职业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和平台呢?

有了基于网络的微信群等虚拟交流平台,老师和家长们都身处一个相对公开的群体中,在某种程度上,家校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变得更为透明了。只要学校有了严格细致的职业规范,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什么话是学校严禁老师讲的,什么事是学校严禁老师做的,大家身处一个透明的平台中,这难道不是一种新型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吗?

学校主导,利用新媒体平台重建家校关系

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好网络技术,利用在学校和家长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微信等新媒体为平台,引导老师不仅加入家长群,还要和家长平等商讨建立基本的“群规范”,从管好一个群开始,重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的关系,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1. 明确职责分工:学校应明确规定教师和家长各自的职责范围,避免将教师的工作转嫁给家长。例如,班级活动的组织、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应由教师负责,而家长则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支持工作中。

2. 制定详细规范: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微信群使用规范,明确哪些内容可以在群里发布,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例如,禁止在群里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禁止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等等。同时,学校应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

3. 加强沟通渠道建设:除了微信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如定期家长会、家访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 促进家长参与:学校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家长委员会等。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运作情况,还能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家长的参与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建立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

5. 建立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针对家长提出的关于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应及时回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可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促进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

6. 培养良好的沟通文化:学校应在全体师生中倡导尊重、理解、包容的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与家长的平等对话;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起一种健康、和谐、互动的家校关系。

7. 关注心理健康: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也为家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 推动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例如,开发专门的家校互动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通过在线课程等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9. 强化法治意识:学校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及家长的法律素养。一方面,教师要依法执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知法守法,尊重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只有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家校关系的健康发展。

10. 创新合作模式: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学校应积极探索创新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家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开展项目式学习,邀请家长担任导师或顾问,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举办亲子运动会、文化节等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设立家校共建基金,支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

通过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可以激发家校合作的...

通过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可以激发家校合作的活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家长微信群作为现代家校沟通的重要工具,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学校主导、多方协作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更加透明、公平、和谐的家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严格的规范,引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文章
  1. 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及制止方法
  2. 家长考前鼓励孩子的话
  3. 怎样学好化学:化学学习技巧详述
  4.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5. 孩子的磨蹭,竟是妈妈催出来的?
  6. 小学生心理健康:六大维度构建全面成长
  7. 生物教学中滥用电教手段之弊
  8. 各个击破:七大秘诀提高理综复习效率
  9. 前列经验谈:如何控制时间迅速答题?
  10. 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环节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师大 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