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重母轻父是幼儿偏亲症的表现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3-10-26】幼儿偏亲症是幼儿心理方面的一种疾病,其表现是对爸爸、妈妈(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态度截然不同:见到妈妈亲亲热热,无拘无束,似乎是妈妈的“小尾巴”。妈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不离左右。让妈妈为他穿衣,喂饭、洗澡,让妈妈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可见到爸爸就尽量躲避,发现妈妈不在家,就哭闹不止,幼儿的这种病态心理与行为,会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育,需及早纠正。
一般来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与母亲的接触比较多。出生2周的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入睡或者找奶头。看到母亲的恋或听到母亲的声音,都会使孩子手舞足蹈、露出愉快的微笑。所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母亲在身边,孩子就感到高兴,感到安全,母亲不在身边,就会左右寻找,只要母亲一到,孩子就会安静下来。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需要母亲不离身边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几个月时还不太牢固,但到1岁8—9个月后就变得较为牢固,不易更改。
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社会交往的增多,他们开始依恋父母亲人,出现“社会化”的萌芽。进入幼儿期以后,需要扩大交往范围,与周围的人尤其是与幼年伙伴友好相处。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之间交拄很少,有的家长又不愿让孩子出去玩,因此,孩子为了排除寂寞,只能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游戏伙伴,不愿父母离开自己。
由于现在许多家庭,主要还是由母亲带孩子,所以,孩子就习惯于母亲守着自己,和自己一起玩。母亲与孩子玩的时间越多,孩子就会越高兴,也就会越发依恋母亲。
儿童依恋母亲这是人之天性,5岁以前尤为正常。6岁以后,是孩子的学龄期。这时期孩子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形成心理障碍。
孩子“恋母”,除了社会原因与居住条件与外界隔绝以外,母亲对孩子过分溺爱也有关系。有的母亲与孩子亲呢过度,将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感情的寄托,整日不离左右,睡觉也搂着,在同一个被窝。正是在这种温存的依恋中,潜伏着孩子心理变态的危机,也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展进入误区。这种误区主要有以下表现:
1、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变态人格,即:被动--侵犯人格。其表现:执拗,自我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们既处处需要父母帮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无所适从;既有幼儿式的感情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矛盾的双重人格,这种孩子最难管教,也最难相处。
2、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则易失去男性化气质和魄力。有的由于长时间同母亲在一起,受“同化”太多,爱模仿女性穿着、打扮、语态,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至性变态。而难以适应其他女性。
要想纠正儿童的“恋母症”。首先,作为母亲(或孩子的亲近者),不要过于娇惯孩子,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不要再总是将他抱在怀里又亲又吻,以防孩子仅感到妈妈的温暖,而感不到爸爸的温暖,许多母亲应该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认为孩子还小,一味呵护,或给孩子以特殊的暗示,使孩子觉得离不开妈妈。
其次,当孩子缠妈妈时,妈妈不要无原则地迁就他,应该耐心说服,诱导他与爸爸一块玩。爸爸也应学会料理孩子,主动亲近孩子,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领孩子外出游玩,让孩子感到爸爸和妈妈一样亲切可爱,一样喜爱自己,逐渐消除父子间的隔膜。
有的孩子不仅缠着妈妈干这干那,也缠着妈妈不让上班。家长有时被缠得没办法,常常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找个借口走开。孩子一见妈妈不见了,就会大哭大闹。总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缠着妈妈,唯恐妈妈突然离开。其实,出门前,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要去哪里,何时走,多长时间回来,最好不要不辞而别,那样会使孩子很不安。说好了与孩子分手,任他怎么哭闹,也要毫不犹豫地走,让他觉得妈妈有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不该阻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与母亲“分离”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能够乖乖地向你告别,那么家长应该及时鼓励孩子。
6-13岁属儿童的“情感断乳期”,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从6—7岁开始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小床,有条件的可以从幼儿时就开始训练孩子一个人入睡。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让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扩大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孩子的“恋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