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法国文化——此文曾入围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复赛
【作者:王教员,编号2890 更新时间:2013-11-20】写这篇文章我是很心虚的,说实话,真的,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渗透到我身边的地沟油或者三聚氰胺中蕴含着法国的什么文化,我同时也并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要写法国的文化。不过我倒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应该被外人说道说道了,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
说到法国再加上文化这个词,我想很多人都会和被学校荼毒很深的我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雨果、巴尔扎克等一些文豪,想到的也就只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样的老生常谈了。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很可悲的,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光环都被两部书就盖住,那真不是一件妙事。于是,我想到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一些在我国看来应该算是敞亮话实际上是不可能实施出来的口号。
我认为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并不是看它的经济有多么的富裕,自然也不可能通过政府的资金多少来证明,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民族能够真正傲视崛起的一大根本一定要看里面的子民有没有得到最好的待遇,换句话说就是权力,按照法国人来说就是“上天赐予的自然的权利,不可剥夺、不可转让!”
说到这,我想聪明的你们已经能够了解我的意思了,是的,我认为法国的这两句在中国看起来有点像成语的话在世界上都应该成为一部举足轻重的巨著,它成为了法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而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与否正是要靠这样的精神支柱来体现!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中国的精神支柱只是“毛和马”,或者说“共”,这是政府日复一日地调教出来要必须相信的东西。
当然,对于这方面作为无知小子的我是不应该过分阐述的,就仿若一群人正在吃屎以为是美味的饭,可我忽然跳出来大声指教他们:“你看,这是屎。”一定会有很多人会怒极骂我恶心。
我小时候看过一则笑话,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手里捧着一部小说,他的父亲问是什么书,小男孩答道《红与黑》,父亲恍然大悟般说,那就只看红,不许看黑!”刚接触这则笑话时的我还并不知道《红与黑》到底是什么东西,故而也常常会想起这个笑话且发笑。可后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我知道了,这个在1999年被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的图书,《北风那个吹》告诉我们在他们那个时候《红与黑》却是一部禁书,甚至之首。
中国的教育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从小就是这样教育孩子“你不许学坏,只能学好!”,可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坏”,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似乎“红”就一定是正确的,“黑”就必须是错误的,于是,和“红”有关的职业被慢慢地妖魔化,造成了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那样多的空前景观。
不过所幸,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中我看到了帅子躲在人群远处偷偷地小声读到放声大读禁书情节,“德瑞拉夫人夫人来了,一片湿漉漉,软绵绵,香喷喷的嘴唇轻轻贴到了于连嘴上,激情在燃烧,将两个人燃烧在了一起……”这说明什么,也许什么也说明不了,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反抗。
我看过严歌苓的《天浴》,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任何一部根据哪怕绝世名著改编的影片,那时人们都纷纷想要前往城市的愿望和其强烈?甚至甘愿为此放弃自己的青春、肉体还有灵魂,可最后可能或许什么也得不到,是的,虽然故事中只是告诉我们秀秀的愿望就是想回家,但就算现在,又有多少人每天都期盼着自己能过上城市的污染生活呢?我们的家长每天都要教育我们一定要努力考学,然后在城市定居下来,可事实是:就算你真的考上了一所厉害的名牌大学,到最后可能也什么也不是,更别说还要买房子了。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一种失败,而且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彻头彻尾的失败,。我又想起了莫泊桑,我在初中时学过他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故事中的主人公父母恰如中国过大部分家长一样“对富人谄媚,对穷人厌恶!”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败。
在我的理解中,文化是要分为很多种的,比如人文。一个民族,若是最基层的人民却得不到应得的人文关怀,那它一定是会生病的,就好像我们人必须要注重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才能保证这个躯体的运转正常。抱歉,请原谅我的天马行空,因为现在我又想到了出版界的艰难,儒勒、凡尔纳的故事早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经典的励志故事,可当我真正接触这行的时候不禁要问:“到底是为什么,出版一本书才要花费如此大的力气?”首先我想我们应该可以肯定的是作品的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其实我不想纠结法国的出版界。
前些天上微博看到李承鹏先生介绍自己《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出版的艰难,我买了一本,真的很好,但一直使我奇怪的是,这样的好书为什么仅仅出版都要如此的困难呢?众所周知,中国的稿费在世界上比要属于末流范围,由于是在写《我眼中的法国文化》,所以我不得不用百度搜索一下“法国作者的收入”,百度告诉我表示不太清楚这些,但想来也不会比中国差。
我认为一个国家,起码应该让文人们得到基本的保障,而后才能良性循环,不然结果只会变成闭门造车,仅有的几个国内偶像作家到了国外不免被人嘲笑。
我一直坚持认为《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教育人们要为了自己的信念不屈斗争的小说,是的,我认为法国的文化不是格调优雅的红葡萄酒,也不是塞纳河畔的幽暗灯光,我认为当一个民族中生活的人都可以做到像爱斯梅拉达那样坚持地为了自己的信念抗争,就是一种最值得外人尊敬的法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