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倒计时牌砸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2-17】
我真想把这块刺眼的高考倒计时牌砸了!昨日,重庆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李想(化名)非常郁闷。他说,看到倒计时牌,就有种窒息的感觉。那块挂在李想所在学校墙上的倒计时牌长约2米,宽约1米,中间醒目地写着离高考还有5天,下面还有两句标语:“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
这面牌子70天前开始计时,每天最早和最后看到的,就是这牌子上的天数。
对于李想来说,倒计时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像是一把无形的枷锁,时刻提醒着他时间的紧迫与压力的巨大。早上一进校门,抬头便看见那个巨大的红色数字,心口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揪住,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浮现那几个刺眼的数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最近10天,他心里更加慌乱,每次路过倒计时牌时几乎不敢抬头直视,生怕那一串数字会将自己压垮。
高三年级设倒计时牌是一种普遍现象,究竟有多少学生对此不满?记者昨日在一中、六中等学校随机采访了近20位高三学生。与李想一样讨厌倒计时牌,认为它带来压力的学生有6位;认为无影响的有7位;还有7位觉得倒计时牌有激励作用。这种两极分化的看法反映了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
对于那些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的同学来说,倒计时牌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对于那些心态平和或积极向上的同学而言,它则成为了一种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重庆一所重点中学长期从事高三工作的杨副校长表示,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倒计时牌确实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紧迫感,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复习备考。然而,他也承认,部分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考生可能会因此感到烦躁和害怕。
毕竟,在高考这个特殊时期,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面对同样的外界刺激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高级心理咨询师张渝成认为,倒计时牌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张说,对于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来说,可以增强紧迫感,调整情绪进行复习迎考;而心理素质一般或者不好的考生,无形中会增加压力。他建议,应该在考生中淡化倒计时概念,避免给学生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事实上,倒计时牌的存在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外在压力源,它还反映出了整个社会对高考这一重要考试的关注和期望。在中国,高考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无数家庭和学子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倒计时牌象征着一种集体意识,即时间的宝贵性和机会的难得性。
然而,当这种象征变得过于具象化,甚至成为一种压迫性的存在时,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对于李想和他的同学们来说,倒计时牌所代表的时间流逝是无法阻挡的事实。每一天的减少不仅意味着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复习资料堆积如山,模拟试题做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像是对未来的一次预演。
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往往处于紧绷的状态,任何一点额外的压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音乐欣赏等,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高考,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此外,教师们也可以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不是单纯依赖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强自信心。
倒计时牌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作用,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关心和帮助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让他们在没有过多压力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毕竟,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李想身上,他最终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应对倒计时牌带来的压力。每天放学后,他会绕道而行,尽量避开那块令他感到压抑的牌子。而在家里,他也开始尝试通过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来舒缓心情。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心态逐渐变得平稳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焦虑。
虽然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但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它,并相信自己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在高考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在没有过多干扰的情况下全力以赴。而作为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调整心态,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毕竟,人生的道路还很长,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