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浅述‖学而第一
【作者:李教员,编号6339 更新时间:2017-11-03】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和践行,经过反复体验和反省才会有进步,有了收获就会有兴趣而生起会心的喜悦。做学问是很寂寞的,但知己在远方,只要真正有了学问自然会有人知道,有个知己那自然是很高兴的事。即便学问无成,也不怨天尤人,只怪自己的努力不够,深刻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功,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君子。
学问不是读书做文章,而是为人处事。“学”指经过“时”时而“习”之后所成就的学问,也就是为人处事达到最高道德水准的“学而之人”。如《史记》中记载的尧、舜、禹,以及我们所熟悉的释迦牟尼、老子、庄子、孔子等都是这样的人。这是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地方。“远”,侧重时间,也包括空间,强调知己难得。“人不知”不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说自己没有成就学问。这里的解释跟教科书不一样。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的学生名叫有若字子有的说:做人做到了孝敬父母和友善兄弟姐妹,应该不会去冒犯如同父母般的长辈,不冒犯长辈的人应该也不会为非作歹去扰乱社会。君子重视为人处事这个根本,人生的基础夯实了,学问之道也就明确了。孝敬父母和友善兄弟姐妹就是达到仁道的根本。
孝的本义是知恩图报,弟即悌,是兄弟姐妹间的友爱。这里为什么只说孝弟而不言妻子儿女?在动物世界里,生命个体对配偶和对孩子的感情远比对父母兄弟姐妹亲密得多,而重点倡导孝弟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用教育来塑造人以区别于其它动物。不可否认,暴虐的父母有可能会得到乖戾的回报,而孝弟就蕴含了对暴虐的鄙弃。所以孝是互动的,唯父母是从不是儒学教化的本义。
那么为什么说孝弟是为仁的根本呢?因为“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类似于道家的“道”,而孝弟正是至爱精神的体现,没有至爱,回归至善的本性而成“仁”只能落于空谈。所谓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实际上就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程度的划分。圣人是道德成就最高的成“仁”者,类似佛家明心见性的人;贤人的成就不如圣人;君子是初有成就次贤人一等的好学上进的人;小人并非贬义而是指绝大多数普通人。理解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儒学的核心。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和故作姿态的人很少能做到仁。令,好。
做人应该诚实厚道,但确实有人惯于巧言令色,尤其是有些做领导工作的更是喜欢巧言令色,这是不争的事实。养过鸡的农民都知道母鸡下蛋时的种种表现:有的直接钻窝,下完蛋悄无声息地离开;有的下完蛋咯哒咯咯哒,直到主人给了食物才会停止;有的领赏后反复咯哒;有的没进窝先咯哒,进窝没下蛋就跳出来咯哒;有的先把蛋吃了再出来咯哒;有的跑到别人家或村外下蛋。如此等等恰似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咯咯哒哒的受益受赏识,不会咯哒的吃亏受伤害,官场上的咯哒者更是千奇百怪。
总之,当巧言令色盛行却没有诚实者的生存空间时,肯定是制度建设出了问题,而古典文化的断档和人文教育的缺失终将导致人们精神的空虚,并造成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